昨日,廣州國際金融城城市設計國際競賽三個優勝方案公布后,引起了社會各界熱烈討論。三個優勝方案中,超高層地標式建筑均被作為亮點推出。對此,有專家認為,超高層建筑投資大且不實用,地標可以是紀念碑或者是其他值得紀念的建筑。還有專家則擔心,重復建設新的摩天大樓可能會引發惡性競爭。
此外,金融城建設大體量的高層建筑后,必然會給本來已經十分擁堵的天河區帶來更大的交通壓力。專家認為,方案提出的在金融城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策略,可能會遭遇水土不服。專家還提出,千萬不要把金融城當做房地產開發,房產炒作不能體現金融城成就。
追問一
城市地標只能是摩天大樓?
專家:超高層建筑投資大且不實用
廣州現有建筑中,最高的是廣州塔,加上天線有600米,最高的大廈是西塔,高達432米。而正在建設中的東塔規劃高度為539米。隨后,相關部門又提出要在白鵝潭地區建廣州第一高樓——超過600米的鉆石大廈。
本次大賽設計成果讓廣州第一高樓寶座的爭奪戰繼續白熱化:在三個優勝方案中,地標式建筑均被作為亮點推出。7號方案的標志性建筑高450米,6號方案的高580米,3號方案的更夸張,其標志性建筑“金融塔”高達600米,方案將之稱為“廣州最高建筑,也是廣州城市天際線上最顯著坐標”。
一名建筑界專業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多金融區都愛建摩天大樓,并非鐘愛摩天大樓本身,而是因為很多金融行業的高端人士都有一種對其所包含的權力的向往。
金融城的地標難道只能以摩天大樓來體現?難道只有摩天大廈才能體現規劃的現代感和國際性?專家學者們也紛紛表達了對規劃方案過分強調超高層的質疑。專家評審會上,工程院院士鄒德慈就明確表示,城市地標不一定非得通過高度來衡量。超高層建筑不僅投資大,而且并不實用,“地標也可以是紀念碑或者是其他值得紀念的建筑,天安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則表示,方案設計方可能沒有考慮到金融城與珠江新城的銜接,好像是在另外起一個CBD,跟珠江新城沒有發生聯系,沒有作為珠江新城CBD的延伸和擴展,“如果是作為一體來考慮,就必須要考慮珠江新城已經有了那么多的超高樓。”
追問二
過多超高層寫字樓有無必要?
專家:或導致摩天大樓惡性競爭
建設摩天大廈必然要涉及巨額投資。一位知名建筑界人士表示,摩天大樓從世界范圍來看,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比如911之前的紐約世貿大廈,租金昂貴,絕對是建得很“劃算”。但也有不少摩天大樓投資失敗的例子。
摩天大樓建好之后,馬上要面臨盈利的壓力。業界人士分析,目前廣州超高層寫字樓的空置率已經很高了,如果再建新的摩天大樓可能會導致惡性競爭。
亞太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介紹,目前廣州超高層寫字樓的出租率并不理想,珠江新城超5A級寫字樓就有十幾棟,是供大于求的。他透露:“像現在的西塔,真正的出租率并不高。此外,西塔的門檻很高,要求世界500強等知名企業才能進駐,把一部分本地企業擋在門外。”謝逸楓表示,在超高層寫字樓規劃定位、產品定位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員村再建600米的摩天大樓會形成不良的惡性競爭。
寫字樓業界人士認為,2012年—2016年是珠江新城寫字樓集中出貨供應期,大量的超甲級寫字樓將投入市場,除了少量出售外,大部分是出租,消化壓力本身就非常大。因此,廣州國際金融城的寫字樓消化能力讓人擔憂。“除非是政府出臺特殊的土地和稅收政策吸引企業建總部大樓,否則預計壓力會非常大。畢竟珠江新城發展了這么多年,不少企業入駐是看中了CBD的牌子。”
該人士還透露,而從珠江新城的經驗看,目前出租得最好的并非地標建筑IFC,因為它的租金門檻太高,只有國內經濟實力強大的企業,需要以入駐地標建筑提高形象,才會租用。但世界500強企業,反而不太在乎地標,只是關注性價比。在珠江新城,月租金更低的高德置地,反而出租情況比較好。
追問三
金融城會否遭遇“交通瓶頸”?
專家:增加公共交通使用率不切實際
怎樣解決交通擁堵問題,避免步珠江新城“擁堵之城”的后塵,是金融城規劃的重點。
針對規劃專家提出要在金融城增加公共交通使用率的想法,彭澎認為,規劃出發點是好的,但不切實際,可能水土不服。
他表示,在珠江新城規劃時就有這樣的理念,發展公共交通、少建車位。但實際情況是,10年了,珠江新城的公共交通還沒有完善,而且CBD肯定是富人區,要富人坐公交不現實。彭澎說:“目前珠江新城的車位非常緊張,最寬松的住宅車位比都是1比1.1,而一個家庭買兩三部車都非常普遍。如果金融城要真正做到少建車位,除非先把公共交通搞好。”
中山大學教授、原廣州城市規劃院總規劃師袁奇峰則表示,與其繼續放大珠江新城商務區的成功,“不如把有限的新增商務需求放在白云新城、番禺北部新城、白鵝潭這樣一些城市副中心。廣州又到了城市結構抉擇的關鍵時刻,如果還是繼續把天河搞大,把交通搞死,顯然是糊涂的決策!”
追問四
項目會否變成房地產開發?
專家:房產炒作不能體現金融城成就
記者了解到,盡管金融城規劃還沒有最終完成,但不少房地產人士已經開始期盼這一宏大的項目對周邊房地產的帶動作用了。
胡剛認為,地標周邊的土地價值確實是會有所提升的。環市東最早建了63層,當時是廣州最高,帶動了環市東的發展,中信大廈也帶動了天河北。“地標越做越多時,能不能像以前那樣提升土地價值呢?肯定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肯定大不如前。”
有網友擔心金融城或將走樣成房地產開發。網友@凱鼎創投Keny表示,看了廣州國際金融城的通盤規劃,只見商業地產等固定資產投資,不見對金融行業的軟性系統支持。“金融城會不會只是幌子,實際上卻在搞房地產開發?不明白開發完畢后,能給產學研究、金融投資帶來什么樣的系統性支持。”
對此,彭澎表示,千萬不要把國際金融城當做房地產開發的概念。他認為雖然國際金融城的建設會帶動周邊房地產的發展,但不能以房地產炒作成功來反映金融城建設的成就。要吸取珠江新城以房地產開發啟動的教訓,在金融城里一定要合理制定用地規劃,將商業地產、市政設施、公共場所等全面協調,使之成為CBD中的CBD,同時也是一個體現新型城市化的新城區。
與“專家四問廣州國際金融城設計方案”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