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年年熱,年年都有不一樣的“熱”新聞。7月12日,武漢理工大學大三學生王凱在人人網上傳了一組題為“武漢理工的孩子你傷不起啊”的圖片。為了能在晚上睡著,住在宿舍7樓的王凱和室友都選擇了去頂樓露天睡覺。樓層低一些的就選擇在狹窄的走廊里將就。“樓道哥”、“電扇哥”由此得名,火爆了網絡。
武漢、重慶、南京從上個世紀初起,就被并稱為“長江流域三大火爐”。常見解釋是高溫加潮濕,加劇了蒸籠般的悶熱天氣。近年“火爐城市”排行榜變幻不停,比如一份近10年(2000年-2009年)高溫天總數列前十的大城市排名表,不僅杭州、長沙、福州加入,連北方城市如西安,南方海濱城市如廣州、海口都位列其中———條件是10年來的總計高溫天(氣溫35℃以上)全部超過200天。連續高溫屢屢出現在不應該出現的地方,顯示不常見的極端氣候漸變為常態。
高溫天氣“烤”驗城市,令城市居民苦夏難捱。武漢理工大學生的打油詩“跪求明年初夏時,裝空調,鄧校長!”算是權宜之計。然而市民可以安裝“空調”來應付一時,城市規劃與建設者卻不可以此應付一城百姓幾世安居。一味加裝空調,勢必對城市“熱島效應”火上澆油,與節能降耗背道而行,堪稱飲鴆止渴。
給高溫城市降溫,首先要給大干快上的城市建設降溫,需要綠化、建筑、能源等城市設計理念的痛改前非。
比如這個武漢理工大學的學生宿舍樓,大家寧愿睡走廊而不睡寢室,顯然跟建筑設計不合理、建筑材料不隔熱有關,“一層有64個格子(房間),而且特別狹窄,根本不通風,每天太陽一烤,宿舍里面就像蒸籠一樣……”走廊除了通風,還有一個隔熱、不“當西曬”的好處。
理想的建筑是不需要空調又涼快的建筑,我們不是沒見過。兒時記憶里跑過大人的辦公樓,那些建國初期受前蘇聯援建或者影響下的老式建筑,墻厚廊寬頂高,煞是冬暖夏涼;他山有石,此處有玉,中國古人亦多建筑智慧,如傳統建筑的騎樓、屋檐、門廊,既能遮陽也可蔽雨,天井更有“穿堂風”效果。反觀如今大街上的時髦建筑,務求外墻光滑,窗戶整齊,堪稱對太陽輻射照單接收,焉能不熱?
失去了綠陰和傳統的庇護,城市建筑如鋼筋水泥的叢林大面積生長,深陷其中的我們,自然如熱鍋上的螞蟻———就像網上的照片那樣。·
與“武漢之熱與現代建筑之病”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