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筷子”重慶國泰藝術中心、杭州“比基尼樓”、撫順“大鐵圈”……加上前段時間被稱為“大秋褲”的蘇州“東方之門”,各地一些外觀奇特的建筑近日引來網友圍觀與熱議。
事實上,近年來幾乎所有標新立異的建筑都沒有逃過網友的調侃:“開瓶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小蠻腰”廣州新電視塔、“大褲衩”央視新辦公大樓、“大銅錢”沈陽方圓大廈……
看過了這么多奇怪的建筑,網友“一步之遙_燼”說:“無力吐槽了。”
在這個個性張揚的時代,我們應該懷有怎樣的審美心態去看待這些打破傳統形式的建筑?
一種聲音認為,從大的范圍來看,中國的建筑總體上是沒有個性、缺乏創意的,以至于“千城一面”。網友“牛小面”說,中國的建筑在慢慢失去自己的個性,總是喜歡模仿,“而公眾對真正有歷史價值和美學價值的一些建筑卻又沒有包容心。”
“中國建筑走過了火柴盒式、積木式的大一統抄襲模仿階段,開始迎來個性化張揚創新階段”,網友“阿瑪蘭妲Amaranta”說:“真正能夠給后人留下我們這個時代值得記憶的和回味的,更多將是這些今天這些有爭議的建筑。”
一位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告訴記者,傳統意義上的建筑美學追求比例尺度的協調、體量體積的均衡、材料和質感的對比等。隨著建筑技術和材料及施工水平的提高,非線性建筑的可實施性越來越高,建筑師結合計算機進行一些異形的推敲和設計,追求的依然還是傳統的建筑美學。
“但是這種設計會被公眾如何解讀,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往往不會也無從考慮。”這位建筑師表示,由于出發點不同,設計師的本意往往會被公眾曲解。
網友“西四屯新客”則認為,城市大型建筑審美是面向大眾的,就像廣告里說的“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所有的審美都是直覺的,不是理性的、分析的。應該由設計師去把握作品的被接納程度,而不是靠人們積累知識來滿足審美。”
此間分析人士指出,建筑的美與丑,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建筑有美有丑,這就和人有的漂亮有的丑一樣,有多少美的就有多少丑的”,深圳建筑評論人賀承軍認為。
也有觀點認為,建筑的審美是隨著時代發展而變化演進的,當今被公眾批評“突兀、雷人”的建筑,也許數十年后會被認為平庸、乏味。
北京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教授曹萬林表示,建筑設計首先要考慮安全;其次是適用,即建筑的設計要符合它的功能定位;第三才是美觀,涉及到建筑外部、內部的視覺效果等。
“各個建筑的設計,都有獨道的地方,對其的評價也有各式各樣的說法”,曹萬林認為,建筑設計作品要在發展過程中得到認可或者批判,“好的作品能夠在張揚個性的過程中,讓人們達成一些共識。”
“對建筑的評價,我期待看到一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曹萬林說,“審美心態,其實是一種突破。”
與“個性時代 如何欣賞“張揚”建筑?”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