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瑪玉建筑工作室(MAYU Architects),即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筑師事務所)擴建并翻新了臺灣屏東市的一個文化中心,增加了一個寬敞的入口展館,旨在為之前“密封”的1983年建筑帶來透明感。
這個屏東公共圖書館(Pingtung Public Library)于2020年竣工,在綠樹成蔭的千禧公園(Millennium Park)中央,除了辦公室、禮堂和咖啡廳外,還提供閱覽室、教室和創客空間。
為了更好地將現有建筑與公園景觀連接起來,瑪玉建筑工作室在其西邊添加了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入口亭,并用白色鋁板重新覆蓋原有建筑。
大廳取代了大樓南側的前入口,設計為V形鋼支撐和玻璃幕墻的外露結構。這使得下沉的座位區和夾層空間可以俯瞰相鄰的一排樹木。
通過重建建筑的主軸,原來的入口門廳已被改造成一個三層高、木質襯里的閱覽室,俯瞰一個帶頂棚的門廊。
瑪玉建筑工作室表示:“(大廳)將建筑軸線轉向90度,以便使圖書館直接面向城市。“
瑪玉建筑工作室說:“通過將原來的入口大廳改造成一個木制閱覽室,將其三層書庫改造成一座明亮的多功能中庭,這座原本支離破碎、擁擠不堪的建筑變得流動而清晰,”
一個小前廳將新入口與原來的五層樓建筑連接起來,該建筑大致呈對稱的方形平面圖,每個角落有四個塔式結構,用于容納樓梯井,頂部為半透明覆層。
圖書館占據了這座原始建筑的前四層,圍繞著一個提供自然光和視野的中央空隙。在五樓,一個禮堂位于教室和辦公室之間。
中央有一個金屬螺旋樓梯連接前三層,而在雙高中庭中,一個樓梯與座椅同時通向第四層。
開放式、木質襯里的室內設計旨在創造一種溫暖和靈活的感覺,家具可以很容易地重新配置。
瑪玉建筑工作室說:“兩個不同的樓梯,一個螺旋和一個樓梯座位,完善了讀者的流通路徑,同時提供了不同的座位風格和旅途中的機會,”
該工作室說:“利用周圍的公園景觀、開放式平面圖和自然物質性,圖書館規劃可以實現個性化、靈活性和親密感,這是當代圖書館的重要特征,”
瑪玉建筑工作室之前的項目包括臺南的一座教堂,上面覆蓋著一排排打孔鋁制燈罩,這些燈罩參照了鳥的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