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英國駐廣州總領館總領事摩根發表博客稱:在珠江新城高聳的大廈邊坐落著一群嶺南特色的仿制建筑(見下圖,何奔攝),它們的確很有吸引力,但同時也給人不真實的感覺。“人們很有可能將那些年代久遠的好房子推倒,取而代之的是老建筑的仿制品———沒有任何建筑價值”。
羊城晚報記者從英國駐華使館微博處確認了博客是由摩根所發。英國駐華使館還把此博客做了鏈接,供網友探討。
摩根是2010年12月來廣州擔任總領事的。摩根說,調任廣州之前,我沒有時間在這座城市游走,沒有機會觀賞這里建筑的豐富多彩。那時我還沒有看過隱藏在越秀、荔灣和海珠區的老房子,其中有些雖然還保留它們原有的特色,但已接近絕跡。“我在想,這種特色還能維持多久呢?”
摩根說,這群嶺南特色的仿制建筑,的確很有吸引力,但同時也給人不真實的感覺。人們很有可能將那些年代久遠的好房子推倒,取而代之的是老建筑的仿制品———沒有任何建筑價值———在我眼里就和北京前門大街的情況一樣。珠江新城里的復制品比前門大街上裝飾一新的水泥方塊好一些,但我擔心真正的建筑的豐富性———有時候伴隨著貧窮和臟亂———城市的另一面將很快消失。這不僅僅是一個美學的問題,更是一個經濟社會問題。
不少網友對此表示關注。
網友“周公熱線”說:我好像沒看見廣州有什么嶺南特色,我們是優美的歐洲小鎮,從機場到市區,一路全是紅頂的歐洲小鎮風格;接著自豪地稱珠江市區段是“中國的塞納河”,南沙要簡稱“新香港”……從來沒見提起過建成“新嶺南”。
“你是我的小眼睛”認為,其實現在全社會都已經意識到保留歷史真跡的重要性,而且一般情況下都會保留。官員并不傻,都知道歷史古跡很難復制。所以如果不是有很重點的項目而非拆不可的話,好像一般都是保存作為旅游景點。至于現在的嶺南建筑給人不真實感,也許是因為樓齡太長導致損壞,后期又經過翻修的緣故吧,而這是必要的。
“里水李燕豐”說:這個老外說的話,值得一聽。
“我啊Scarlett”感慨:這是我上次與老板經過珠江新城時所討論過的問題,想不到他居然給寫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