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總投資額達13.2億的廣州博物館新館日前征集專家意見,有媒體報道“最終建筑設計方案將三選一”,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了網友熱議。南方日報記者采訪廣州博物館館長程存潔時,他表示,不存在所謂“三選一”的說法,建筑方案尚未確定,正在進行第三輪設計方案的篩選和深化。
另外,對于民眾關心的廣州博物館舊址是否會保留的問題,程存潔表示,老館承載著廣州的歷史記憶,不會拆除。
設計方案新館方案尚未有定論
據媒體報道,廣州博物館新館建設將在典型廣府民居、建筑內部四合院落、嶺南園林以及揚帆起航的寶船中選取其一再作修改。且經多次論證,廣州博物館新館建設規模確定為:占地面積29525平方米,建筑面積58500平方米,預算總投資13.2億元。
記者昨日聯系到程存潔,他表示:“建筑方案尚未確定,不存在三選一。”目前,廣州博物館正在協助廣州市規劃局進行新館第三輪設計方案的深化工作。但具體的工作進展,他表示尚不清楚。
據程存潔回憶,廣州博物館新館設計方案在2010年就曾經向公眾公布過,廣泛聽取意見。第一輪招標是由國內外名家設計,但無論是領導、專家或是群眾,都表示第一輪方案缺乏本土氣息。對此他解釋道:“可能是設計師對廣州元素不一定吃得透。”因此沒有從第一輪的方案中進行挑選。第二輪方案公布后,大家仍不滿意,認為其缺乏一些嶺南特色,該方案也曾在報紙上公布過。
“我認為除了第三輪方案,很有可能還有第四輪第五輪,這表明廣州市領導對新館的設計很重視,”程存潔談及新館的建設目標,“我們一定要選好,確確實實大家都滿意的,代表我們城市文化名片的,代表嶺南文化特色的建筑,將來成為一個經典型的建筑,就如同我們的中山紀念堂。”
功能定位走大眾路線,博物館圍著文物轉
在座談會上,文物出版社總編輯葛承雍提出:“博物館不是貴族會所,不要強調內部的水晶吊燈和豪華座椅這些奢侈裝飾,而核心展品又不展示出來。”
“我很贊同,博物館不是貴族會所,不走奢侈路線。”程存潔回應道,“我們的博物館的目標就是普羅大眾。”回顧全世界博物館發展史,博物館最初走的是貴族路線,早期時候國際上的發展線路服務對象是貴族、皇家、有錢人,慢慢發展到現在,今天的博物館是面向普羅大眾。
盡管博物館方面明確表示“走奢侈絕對是錯的”,不會買十來萬的水晶燈,但博物館所需要配備的燈光也是有很高要求的。“一級文物對溫度害怕或者光線害怕,我們就要在燈光上想辦法。我們的燈要防紫外線,防冷光,要對文物沒有任何的損壞,這樣的燈可能比水晶燈貴好幾倍,”程館長介紹道,“我們博物館每一樣要求都是跟著文物來轉的。”
談及修建博物館的難度,程存潔坦白地說:“蓋博物館比商業樓難幾十倍。”因為文物的特殊性、不可再生性,要求比其他東西來得高。“比如說博物館的防震,要比普通商業住宅來得高,建筑材料等所有具體使用的材料國家都有規范;再比如說文物展柜,不是什么材料都可以用的,要用一種藍籃板,是火燒不起來的,在商場里面就沒有這個要求。”程館長總結,博物館的建筑要求和規范都比商業樓盤高很多。
舊館去向舊館將保留展覽鎮海樓及廣博歷史
省社科院研究員陳忠烈強調,廣州博物館新館不能走廣東省博物館的老路,“廣州博物館的新館和舊館要分好,舊館應該留著,它是老百姓的記憶,很多市民很愛來舊館逛,舊館可以作為臨時專題展區。”
程存潔回應道,新館蓋好以后,老館還是廣州博物館,老館和新館不分開。“鎮海樓本身就是廣州的城標,‘未登五層樓不到廣州’,廣州再也找不到第二個1368年的建筑了,”程存潔介紹,“老館1929年建成,那是許許多多廣州人的回憶,所以說老館不能拆。”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鎮海樓建筑面積僅6000多平方米,可供展覽面積3500平方米,與國內其他省市級博物館相比,不但展館面積狹小,陳列展覽設備落后,社會教育場地也不足。廣州博物館現坐落在鎮海樓內,分為兩大塊,一個是鎮海樓主樓,另一個是樓東側的交流展廳。
“交流展廳不變,我們將引進有特色的展覽。但鎮海樓里面會有所分工。原有的對廣州歷史的陳列會搬到新館,因為鎮海樓面積不夠大。未來,老館會更重視鎮海樓的歷史,把這部分歷史展示出來。并且廣州博物館的發展歷史也會展示出去。”程存潔介紹未來廣州博物館老館鎮海樓的作用。
與“廣州博物館澄清舊館不會拆除 新館方案未定”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