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提起人民廣場站,我都會感到‘臉紅’。”對于自己親自主持室內設計的人民廣場站,這位老專家絲毫沒有避諱“家丑”。
來增祥說,由于種種原因,人民廣場站1、2號線的換乘一直為人詬病,雖然此后歷經多次改造,中部的換乘大廳寬敞了許多,但距離還是太遠,而且部分站臺空間有限,換氣量也偏低。
“這樣的地鐵建筑太‘冷漠’!”昨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七屆國際軌道交通展上,同濟大學建筑系教授來增祥轉述了外國同行對中國地鐵建筑的評價。對于上海地鐵,這位老專家更是毫不留情地挑了幾根刺,挑刺對象甚至包括他主持室內設計的人民廣場站。
來增祥表示,“挑刺”不是目的,主要是為未來地鐵車站的設計和建造提供借鑒,“不像五星級賓館,很多老百姓一輩子都不會去住一次,地鐵可是大眾的日常出行工具,里邊沒有人情味,枯燥、乏味,不方便怎么行?”
地鐵站結構類型單一
“一些國外建筑業(yè)同行對中國地鐵的評價是‘太冷漠’,大量‘兩層三跨’式的地鐵站就是一個典型。”來增祥表示。
“兩層三跨”是指國內地鐵站普遍采用的一種固定樣式:縱向上下分兩層——閘機所在的“站廳層”和候車的“站臺層”,橫向則分三個空間——2條列車股道和1個站臺空間。
來增祥指出,“兩層三跨”結構簡潔,易于快速復制和建造,但缺點是地下空間形態(tài)呆板,結構類型單一,“局限于純地下交通功能,欠缺商業(yè)、休閑、娛樂等綜合因素的考慮,直白地說就是不夠人性化、缺少人情味,這對于大型的換乘站和樞紐站來說尤其不可取。”
曾在前蘇聯留學多年的他感觸頗深:“莫斯科的地鐵建于前蘇聯時期,當時的目標是要造‘人民的宮殿’,時至今日,其華麗恢宏的空間和便捷的換乘方式仍令世人稱道。”
部分站臺換氣量不達標
來增祥說,上海地鐵站里的人均換氣量僅有30立方米。通俗地講,換氣量就是公共場所里人均可享受的新鮮空氣體積,換氣量越少,人體感覺越悶、越壓抑。“我國規(guī)定是30立方米,其實上海一些擁擠的車站里還達不到這一標準,而美國地鐵里的人均換氣量是60立方米。”
換氣量為何受限?來增祥說,原因很簡單,按照相關設計標準,地鐵每層高度不得少于3米,為了節(jié)約空間,目前絕大多數車站都“嚴格”執(zhí)行了這一標準,不會輕易提高到3米以上。而且基本上采用吊頂設計,而吊頂上還要減去通風管等設施占據的厚度,最后往往還不到3米,換氣量自然縮水。
三桿閘機有安全隱患
在安全性上,來增祥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目前上海地鐵普遍采用的三桿式閘機,雖然有利于防止逃票,但存在安全隱患。雖然相關人士曾表示,遇突發(fā)事件,三桿閘機的桿可以收縮起來,讓乘客迅速通過。“但是在突發(fā)情況下,萬一同時發(fā)生斷電等故障,閘機桿不能收縮,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來增祥說,目前國外已很少見到三桿式閘機,取而代之的是如虹橋高鐵采用的“門式閘機”,“即便門式閘機出故障,薄薄的透明門也很容易被擠開通過”。
他還指出,目前部分上海地鐵站并非所有出口都在使用。事實上,地鐵站的出口數量、每個出口的寬度等,都是根據車站“量身定做”的,能確保遇到突發(fā)事件時所有乘客能在6分鐘內從站臺疏散至地面,“如果部分出口關閉,在客流高峰期遇到突發(fā)事件,逃生將受到阻礙。”
北歐的一個地鐵站,將地基內原有的花崗巖鑿成巨大的穹頂和石柱,繪上巨型天藍色樹枝樹葉,再打上燈光,營造出夢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