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各地出現了一大批“妖魔鬼怪一般”的建筑物,它們在視覺上求高、求大、求洋、求怪、求刺激;動輒斥資億萬元模仿白宮、模仿天安門,毫無自我創新的山寨建筑屢屢映入眼簾;即便是普通民居,為了“見縫蓋樓”,毫無美感的“火柴盒”也占據了主流。近日,有“世界第一門,亞洲第一大酒店,中國第一大體量的超高層建筑”之稱的蘇州東方之門,被網友戲稱像“秋褲”,中國建筑“審丑時代”的趨勢已不容忽視。
>>>蘇州建筑酷似秋褲 遭網友吐槽稱央視大褲衩同門
傳統的建筑文化迅速地邊緣化。美,好像就是新奇古怪;壯,好像就是高大奢華;至于是不是節水節能,是不是方便舒適生活,早就不在考慮范圍之內,只要能滿足虛榮感,多花點兒錢何足道哉?國家大劇院,這項耗資三十多億的巨大工程不顧舉國上下的反對意見,終于“頑強”地建立起來了。面對宏偉的天安門廣場突兀冒出的這個“怪蛋”,聽了群眾的許多議論,心中不免納悶:這個形似“墳墓”(出租車司機的話)的丑陋不堪的“國家大劇院”難道要葬送中華藝術的生命嗎?著名建筑師魏大中先生在看完這整個的國家大劇院現場后,郁郁地說出了:“這個工程,你們好好總結,好好總結”。
>>>丑陋的國家大劇院
在豪·鮑克斯教授看來,建筑與建筑物顯然是兩個內涵不同的概念,前者具備文化的和審美的價值,后者不過是“僅僅建成而已”,其滿足的也只是商業、住宅或政府的需求,雖然兩者只有一字之差,境界卻相差甚遠,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如果說建筑物庇護的是人的身體,滿足的是人類對于遮風擋雨的棲息之所的原始需求,那么,建筑所庇護的就不僅僅只是人的身體了,它同時還庇護人的靈魂,滿足的是人類對于生活品質和人生夢想的追求。
真正偉大的建筑師無一不與思想家與藝術家的稱號緊密相聯,而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建筑師卻只配被稱作“高級工匠”,因為他們只會造房子,卻無法將房子提升到建筑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