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鏡堂曾經說過,建筑是沒有100分的。
何鏡堂廣府東莞人,以“中國館之父”聞名于世,被譽為“校園建筑設計掌門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兼設計院院長、總建筑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20多年來,何鏡堂先后主持和負責設計的重大工程有200多項:世博會中國館、珠江新城西塔、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大都會廣場及市長大廈、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佛山世紀蓮體育中心等。多年來,何鏡堂院士獲國家、部委及省級以上優(yōu)秀設計獎100多項,2001年,獲中國建筑師的最高榮譽——首屆“梁思成建筑獎”。
45歲才站在建筑設計的起跑線上,卻能在56歲時成為“中國工程設計大師”,在61歲時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并獲得中國建筑界最高榮譽——梁思成建筑獎。今年已經74歲的何鏡堂院士,昨日在華南理工大學逸夫科學館,與參加“高校科學營”廣東分營的中學生們分享了自己的成長及從業(yè)經歷。
師從嶺南園林建筑創(chuàng)始人
何鏡堂首先與在座的小營員們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在東莞中學讀書時,我的一個老師說,建筑師是半個藝術家,也是半個工程師,我很喜歡數(shù)理化,也喜歡美術,所以認定了建筑師是最符合理想的職業(yè)。”中學畢業(yè)后,何鏡堂順利考入華南工學院建筑學系,其后更師從老一輩建筑學家和嶺南園林建筑創(chuàng)始人夏昌世,由于歷史的原因,其后一度中斷了學業(yè)。1973年,為和在京工作的妻子團聚,何鏡堂調到北京,在輕工業(yè)部建筑設計院從事工廠設計工作。
1978年,廣東開始改革開放,何鏡堂認為,回到廣東很可能成為自己事業(yè)的新起點。1983年,何鏡堂45歲,職稱只是普通的“建筑師”。經過多番努力,他調回華南理工大學,開始從事民用建筑設計與研究工作。
回想起來,何鏡堂認為,他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是因為“一生做了三個正確的選擇”:“第一個選擇是1983年時,舉家南遷;第二個選擇是1993年全家移民美國時我決定留守廣州;第三個選擇是1999年成為院士后仍然將設計創(chuàng)作列為自己的核心工作之一。”
45歲才站在起跑線上
“勤奮、技能、人品、機會是成功四要素。”何鏡堂告訴在場學生。他回憶,45歲才起步的他,當時唯有“只爭朝夕,不能放過任何機會”。為此,他為自己定了 “清規(guī)戒律”:工程-研究-精品,即是做一個工程,出一篇論文,爭取獲一個優(yōu)秀建筑獎,牢牢地將“工程研究與實踐結合”。
南歸后,何鏡堂的第一個項目是深圳科學館。“那時距離我們全家回廣州沒幾天,臨時安置的宿舍里很多行李還沒打開。沒有工作室,我和太太就在招待所里支起桌子畫圖。我太太也是設計師,我們從環(huán)境構思入手,結合廳堂建筑使用功能,運用現(xiàn)代建筑設計理論和共享空間的意念,以八角形為母題,加以組合、切割和延伸,最后通過模型反復推敲、比較,使形式與功能、空間、環(huán)境有機統(tǒng)一。”
夫妻倆拼命干了20多天,交稿前一天又熬了一個通宵,終于如期趕出設計模型。第二天,設計方案和模型送往深圳。“這是我們提交作品前,別人幫我們照的照片,現(xiàn)在看來真是很珍貴。”何鏡堂對照著PPT告訴學生。
最重要的是以人為本
何院士的講座非常受歡迎,一位學生提問,成為一個建筑大師需要什么條件?
何鏡堂表示,首先,必須要熱愛這個事業(yè)。其次,建筑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因此,搞建筑必須有嚴謹?shù)乃季S,同時也要有創(chuàng)造力。“成為建筑師,必須要明白,建筑永遠沒有100分。每個人的經歷不同、觀點不同,所以永遠不會有人人認可的建筑,樹立一個以人為本的思想才是最重要。建筑設計也是服務行業(yè),建筑永遠要以人的需求為本。未來一二十年,這個行業(yè)肯定會有大發(fā)展。”他還笑著鼓勵學生:“即使我?guī)ьI的團隊,設計出來的作品也有被人批評的時候,但是我不怕,你們作為年輕人更不用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