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不乏偶像派建筑師,弗蘭克·蓋里則是當之無愧的“偶像建筑師之偶像”。然而,隨著經濟危機愈演愈烈,偶像派建筑師的作品被貼上了“浪費”、“奢侈”、“不可持續”的標簽。藝術評論家哈爾·福斯特認為,蓋里的迪斯尼音樂廳不過是一個“媒體標志”,其建筑風格為“所有意圖塑造全球玩家形象的企業實體”提供了一個“贏家公式”。甚至有人開始叫賣印有“去你的弗蘭克·蓋里”字樣的T恤衫。
然而,無論蓋里還是其建筑師事務所,似乎都沒有受到這股批判風潮的困擾。去年,由蓋里操刀的新世界交響曲中心在邁阿密正式竣工,其摩天樓處女作——位于曼哈頓下城云杉街8號的比克曼大廈——亦成為紐約天際線的新焦點。最近,珀欣廣場簽名劇院中心向公眾開放,意味著蓋里的建筑版圖正式從歐洲擴張至美國東海岸。
“(評論界)有一股反沖力,針對的不僅是我,還包括每一位能夠體現運動特質和情感內涵的建筑師。”現年82歲的蓋里毫不諱言,以缺乏社會責任感與不可持續為由對其作品大加鞭撻,是“自以為是”和“令人惱火”的。
“現在的趨勢是回歸平庸。”他堅持認為,表現力是建筑的靈魂,“二戰以來的大部分城市都平淡無奇,是一種冷冰冰的現代主義,如今的建筑師希望回歸這一傳統。然而,某些社區的居民希望多一點生命力,多一點想象的空間。因此他們求助于藝術家來達成心愿。這些被挑中的藝術家變得非常富有,還成立了大型工作室。”北歐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和英國雕塑家阿尼什·卡普爾顯然就在蓋里所說的富有藝術家之列。蓋里表示,他并不介意與藝術家跨界合作,然而現在的問題是,“建筑師不會這樣做,因為許多人告誡他們:現在可不能再淘氣了。”
然而,“表現力”并不一定與鋪張浪費掛鉤。“我設計的每一幢建筑都沒有超出預算。”蓋里對自己的務實作風頗感自豪,“我們有一套非常棒的配送系統。”譬如,充滿褶皺的波狀不銹鋼外墻為比克曼大廈營造出奢華富麗的質感,其成本卻與普通玻璃幕墻相差無幾。這是因為,建筑師事務所在與制造商的合作過程中,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測試將浪費與失誤減到最小。外立面上的層層漣漪看似純粹的裝飾,其實“真正用途是充當窗臺,裝飾的成分僅占十分之一”。蓋里在建筑中使用“智能水泥”(iCrete)——一種可最大限度避免浪費、降低成本、減少碳排放的環保產品;他甚至成立了一家叫“蓋里科技”的公司,向業界同行推銷其計算機模擬技術。
偶像派建筑不能達到可持續標準?對于諸如此類的質疑,蓋里向來嗤之以鼻:“我們在環保領域已實踐40余年。”
另一個有力的證據是,除鈦合金覆頂的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蓋里的大部分作品均采用最不起眼的材料,譬如膠合板。蓋里的信條是:全心投入、低調行事,關注被低估和被忽視的。他從不認為自己只是坐頭等艙飛到某個城市,然后憑空炮制出一件所謂的“大師杰作”:“我的作品會對建筑所在之地作出某種回應。”
盡管如此,作為蓋里最負盛名的代表作,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常被冠以“反藝術”之名——太自戀、太高調、太耀眼,以致不能與周遭景物相融合。蓋里對此頗不以為然:“賽揚·托姆布雷(Cy Twombly,美國抽象主義大師)對畢爾巴鄂敬而遠之,是出于策展人的要求。最后親眼看到畢爾巴鄂時,他給我打來電話說,‘這是最偉大的博物館建筑’。”
與“弗蘭克·蓋里:逆流而上”相關的文章